持續90天氣象干旱預警解除
連續發布90天氣象干旱預警后,11月15日至18日,受干旱困擾已久的我國南方多地迎來喜雨,多地搶抓“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累計增雨約4億立方米。11月16日18時,中央氣象臺解除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氣象干旱預警。
入夏以來,我國氣候總體溫高雨少,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中東部出現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綜合強度最強的高溫過程,長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區夏伏旱影響范圍廣、強度強,鄱陽湖、洞庭湖一再刷新歷史最低水位,裸露的湖床甚至揚起沙塵。中央氣象臺從8月18日至11月16日連續90天發布不同等級的氣象干旱預警。
干渴的大地呼喚雨水的滋潤,秋糧與經濟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森林草原火災風險加大……偏少的降水給長江流域帶來嚴重氣象干旱,并影響百姓生產生活。11月13日,中國氣象局早間天氣會商指出,15日至18日我國南方地區將有一次降雨過程。能否抓住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多地政府關心、百姓關注。
向天要水,勢在必行。11月14日至18日,南方多地抓住有利天氣條件,開展飛機和地面人工增雨作業,采取措施蓄水保水,及時播種、搶種秋冬作物。
11月14日,江西省96支人工影響天氣隊伍蓄勢待發。自10月31日支援江西的增雨飛機抵達南昌以來,截至11月16日,全省根據有利條件連續開展飛機增雨作業,實施作業6架次。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全省森林火險等級有效降低,農業干旱面積下降至五分之一,贛中、贛南地區旱情得到緩和。
廣西百色7月以來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11月17日23時,那坡縣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接到百色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發出的作業指令,迅速組織開展作業。“有了‘神器’,真正做到‘指哪打哪’!”百色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韋金海介紹,他們利用市-縣-站三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智能指揮系統,遠程檢查作業準備情況,自動生成作業指令并現場作業調度,提高了作業指揮的科學性、精準性,進一步降低森林火險等級。
11月19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發布數據:15日至18日,廣西、安徽、江西、湖南共開展飛機增雨作業16架次,累計飛行60小時48分;湖南、江西、廣西等?。ㄗ灾螀^、直轄市)共組織地面增雨作業1005次。據估算,此次增雨影響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累計增加降雨約4億立方米。
目前,江南、華南部分地區旱情和高森林火險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緩和。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效果評估室副主任王飛介紹,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干旱面積顯著減少,森林火險高風險等級地區全面降級,較高風險等級覆蓋森林面積由最大20.5萬平方公里下降至1.48萬平方公里。各地政府對人工增雨抗旱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根據預報,未來幾天,南方旱區多陰雨天氣,預計11月26日前以小雨或陣雨為主,26日后降水將有所增強,進一步緩和旱情。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