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數據、署名不當 11名學生實名129頁PDF舉報導師學術造假
1月16日,華中農業大學的學生們掀起了一陣波瀾。11名學生聯名實名舉報,稱黃姓導師所帶領的每名學生的論文,以及以其為通訊作者發表在各期刊上的諸多文章,出現一數多用,數據編造、數據隨意篡改等現象。該學生稱除學術造假外,黃姓導師還有壓榨學生等有違師德的行為。
據學生反映,黃姓導師所帶領的每名學生的論文,以及以其為通訊作者發表在各期刊上的諸多文章,存在一數多用、數據編造及隨意篡改等現象。
這份長達125頁的舉報材料,由黃飛若指導的11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共同署名,內容直指黃飛若在多個方面涉嫌學術不端的問題。
“篡改實驗數據、實驗圖片造假、論文不當署名”,被指控的博士及碩士生人數多達17人,這些學生原本是黃飛若課題組中的一員,而如今卻成為了揭露真相的勇士。
實驗數據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而在這份舉報材料中,學生們指出實驗樣本與實驗原始數據對不上,實驗圖標數據被修改。
同樣的實驗圖片,在不同的論文中被標注為“小鼠肝臟中的蛋白表達結果”和“仔豬肝臟中的蛋白表達結果”。這些指控讓人不禁要問:這些論文中的數據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又有多少是經過篡改或者偽造的?
記者比對發現,多篇被指控論文被黃飛若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成果,列入項目結題報告中。
“在此期間,一部分學生深諳其道,產出不斷;而不愿配合者深受打壓。其行為不僅毀學術之聲譽,亦損學生之未來。”研究生們寫道,“在虛假數據和成果的掩護下,黃教授和相關受益人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懲戒,還獲得了大量的科研經費和項目資助,同時也獲得了學術聲譽和地位。”
他們表示不能坐視不管,任由國家用于扶持科研發展的經費付之東流,也不能放任黃教授繼續在學術領域憑借“技巧”名利雙收,為了維護學術誠信和社會公正,呼吁相關部門對黃教授及其團隊的造假行為進行徹查和嚴肅處理。他們還希望,學校能夠給予受影響的學生合理的補償和解決方案,并保障他們學習和發展的權益。
公開資料顯示,黃飛若為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系主任,曾主持“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瑞典國際青年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新教師基金等支持的科研項目。
在接到舉報后的當晚,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在官網發布說明,學校迅速成立了工作專班,啟動了調查程序。
1月16日晚,華中農業大學“一教師被舉報學術不端”通報全文如下:
2024年1月16日下午,學院關注到網上關于我院教師黃某某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的舉報信息,立即成立工作專班,啟動調查程序。學院始終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將依據調查結論按規定做出處理。
-
招標采購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