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公布2011年食品安全國標制(修)訂計劃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
衛辦監督函〔2011〕668號
各有關單位: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標準項目管理,我部向社會公開征求2011年食品安全標準立項計劃,并根據各方反饋意見確定了《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有關工作要求如下:
一、填報項目委托協議書,及時落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起草人應當填寫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委托協議書.協議書打印后由起草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一式五份),請于2011年8月15日前報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掛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以下簡稱秘書處).逾期未交協議書的,視為自動放棄起草人和起草單位資格.秘書處對協議書進行審核后,于2011年8月30日前報送我部監督局.
二、加強日常管理,保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及相關經費按時、保質執行
(一)起草單位和起草人要高度重視標準制(修)訂項目執行,納入本單位重要工作日程,并于2012年7月1日前完成任務并將送審材料報秘書處.
(二)起草單位向秘書處提交送審材料時應當一并提交經費決算報告(由財務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
(三)起草單位到截止日期仍未提交送審材料的,秘書處應當書面通知起草單位和起草人.截止日期后1個月仍未送審的,起草單位要提交未按期完成的原因說明,附經費使用情況報告,并作出檢查,蓋單位公章后報秘書處.我部將視情況予以通報批評,并根據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制度,對已撥付的項目經費采用"追回"等必要的處理措施.
(四)為了保障標準制(修)訂項目的實施,請相關省市衛生廳(局)、有關單位對轄區或下屬單位承擔的標準制(修)訂項目給予充分重視,督促有關單位按時、保質完成制(修)訂工作.我部監督局、秘書處將加強對項目執行進度的檢查.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
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
編號 | 項目名稱 | 制/修訂 | 承擔單位 |
1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2 | 食用淀粉 | 制訂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
3 | 酪蛋白 | 制訂 | 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
4 | 葡萄酒及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限量 | 制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學 |
5 |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限量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6 | 食品添加劑標簽通則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
7 | 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膠基)通則 | 制訂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 |
8 | 食用香精通則 | 制訂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9 | 食品添加劑 氧化鈣 | 制訂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 |
10 | 食品添加劑?1,2-二氯乙烷 | 制訂 |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11 | 食品添加劑 磷酸氫二銨 | 制訂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 |
12 | 食品添加劑 乙酸鈉 | 制訂 |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13 | 食品添加劑 琥珀酸二鈉 | 制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14 | 食品添加劑 竹葉抗氧化物 | 制訂 | 浙江大學 |
15 | 食品添加劑 二甲基二碳酸鹽(維果靈) | 制訂 | 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16 | 食品添加劑 海藻酸鉀 | 制訂 | 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藻工業協會、山東省海藻產業協會 |
17 | 食品添加劑 沙蒿膠 | 制訂 |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18 | 食品添加劑 脫乙酰甲殼素(殼聚糖) | 制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19 | 食品添加劑 單、雙甘油脂肪酸酯 | 制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20 | 食品添加劑 甘草酸銨 | 制訂 | 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 |
21 | 食品添加劑 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鈉 | 制訂 |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22 | 食品添加劑 對羥基苯甲酸乙酯鈉 | 制訂 |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23 | 食品添加劑 檸檬酸亞錫二鈉 | 制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24 | 食品添加劑 酪蛋白磷酸肽 | 制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25 | 食品添加劑 維生素A棕櫚酸酯 | 制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26 | 食品添加劑 低聚半乳糖 | 制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27 | 食品添加劑 維生素E(dl-α-生育酚) | 制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28 | 食品添加劑 焦糖色 | 修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29 | 食品添加劑 碳酸氫銨 | 修訂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 |
30 | 食品添加劑 乳化硅油 | 制訂 |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31 | 食品添加劑 甜菊糖苷 | 修訂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32 | 食品添加劑 香芹酚 | 制定 | 江蘇省衛生監督所 |
33 | 食品添加劑 二氫茉莉酮酸甲酯 | 制定 | 江蘇省衛生監督所 |
34 | 食品添加劑 水楊酸芐酯 | 制定 | 江蘇省衛生監督所 |
35 | 食品添加劑 明膠 | 修訂 | 中國日化協會明膠分會 |
36 | 食品添加劑 檸檬酸鉀 | 修訂 | 中國發酵工業協會、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37 | 食品添加劑 γ-辛內酯等30項香料質量規格標準 | 制訂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38 |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遷移試驗通用要求 | 制訂 |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所 |
39 |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試驗方法通則 | 修訂 |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0 | 食品衛生檢驗方法 理化部分 總則 | 修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41 | 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測定 | 制訂 | 福建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 |
42 | 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 | 修訂 |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43 | 食品中硫胺素(維生素B1)的測定 | 修訂 |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4 | 糧谷類食品中伏馬菌素的測定 | 制訂 |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5 | 食品中鉛、鎘、總砷、總汞、銅、鋅、鋁、鉻、鎳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制訂 |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6 | 食品中鉀、鈉、鈣、鎂、鐵、鋅、銅、錳、鋁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 | 制訂 |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7 |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測定 | 制訂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48 | 高溫烹調食品中雜環胺類物質的測定 | 制訂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大連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
49 | 食品包裝材料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環氧樹脂及其成型品中雙酚A遷移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 制訂 |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
50 |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測定 | 制訂 |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51 | 食品中多聚磷酸鹽含量的測定 | 制訂 | 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黑龍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
52 | 動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測定 | 制訂 |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
53 | 動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測定 | 制訂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大連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
54 |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檢驗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華南理工大學 |
55 |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微生物源酶制劑中抗菌活性檢測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56 |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腸桿菌科計數 | 制訂 | 遼寧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57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衛生規范 | 制訂 |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 |
58 | 食品添加劑生產衛生規范 | 制訂 | 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 |
59 |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生產衛生規范 | 制訂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60 | 葡萄酒生產衛生規范 | 修訂 | 遼寧省衛生監督所、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61 | 輻照食品生產衛生規范 | 修訂 |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標準
-
標準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標準
-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