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與結果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茶葉的衛生質量,更好地反映信陽毛尖的衛生狀況 ,對人們關切的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六六六 、滴滴涕進行了跟蹤檢測。方法 采用國家標準《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氣相色譜法進行檢測 。結果 表明信陽毛尖茶中農藥殘留六六六 、滴滴涕是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 。結論 對農藥殘留問題不能掉以輕心,時時做好食品安全檢測 。
?
【關鍵詞】?信陽毛尖;農藥殘留;衛生標準
?
信陽毛尖,屬于綠茶類,主要生長于豫南大別山脈、南灣水庫上游,常年云霧繚繞,環境優美。長期以來,茶葉中農藥的殘留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為了解信陽毛尖的質量和衛生狀況,歷經3年時間,對信陽某區生產的毛尖茶進行了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檢測,以了解毛尖茶的農藥殘留情況。
?
1 材料與方法
?
1.1 樣品來源 在信陽盛產茶葉的主要產地河港、董家河、譚家河等茶廠隨機采集炒制待賣的成品樣各6~8份,時間在每年的4~5月,主要以春采毛尖茶為代表。
?
1.2 儀器 北京東西電子技術研究所GC4011A氣相色譜儀,具備電子捕獲檢測器和4800A檢測數據工作站。恒溫干燥箱、粉碎機、恒溫水浴箱。100ml具塞三角瓶、移液管、刻度吸管。
?
1.3?試劑及標準溶液 石油醚(經重蒸餾),硫酸(GR),無水硫酸鈉(AR)。六六六[GBW(E)060081-060084]、滴滴涕[GBW(E)060102-060105]標準溶液:100μg/ml。
臨用時用石油醚稀釋成混合應用液:六六六為1.6μg/ml(α-666、β-666、γ-666、δ-666均為0.4μg/ml),滴滴涕為4.0μg/ml(ρ,ρ’-DDE. o,ρ’-DDT、ρ,ρ’-DDD、 ρ,ρ’-DDT均為1.0μg/ml)。4種六六六同分異構體合并計算,4種滴滴涕同分異構體也合并計算。
?
1.4 儀器測定條件 ECD檢測器,色譜柱:填充玻璃柱,長2m,內裝涂以1.5%OV-17和2%QF-1混合液的80-100目硅藻土(省疾控中心裝配)。柱溫:185℃,進樣口溫度:195℃,檢測器溫度:225℃。載氣:高純氮, 流速60ml/min。電流2mA。
?
1.5 測定方法
?
1.5.1 樣品的制備與提取 稱取100g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在烤箱中于95℃~105℃下烘烤1~2h,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粉碎,過40目篩,混勻,裝入樣品瓶中待測。
準確稱取上述5.00g茶葉樣放入1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0ml石油醚,振搖0.5h后浸泡過夜,用無水硫酸鈉過濾,用少量石油醚淋洗,合并醚層,于水浴中揮去醚層,或真空減壓回收醚層剩約3ml左右,再用濃硫酸每次2.0ml凈化2~3次,離心,最后定容至5.0ml(此液每毫升相當于1g茶葉樣),吸取上層液供氣相色譜測定用。
?
1.5.2 工作曲線 吸取上述六六六(1.6μg/ml)、滴滴涕(4.0μg/ml)混合標準應用液0.0、0.5、1、2、4、6ml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 用石油醚定容搖勻,濃度相當于六六六0.00、0.08、0.16、0.32、0.64、0.96μg/ml,滴滴涕0.00、0.20、0.40、0.80、1.60、2.40μg/ml,取1.0μl進樣,以濃度對峰面積繪制標準曲線。
?
2 結果
?
2.1 準確度與精密度試驗 取一已知樣品分為3份,分別加入一定量六六六、滴滴涕標準溶液,進行加標回收試驗。回收率分別為82.7%~88.5%和85.4%~92.5%。精密度分別為2.1%~5.2%和2.3%~4.7%,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結果
?
2.2 線性范圍與檢出限 六六六、滴滴涕的色譜峰面積分別在0~0.96μg/ml和0~2.40μg/ml范圍內與濃度呈線性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987和0.9979。以儀器最大噪聲的3倍作為檢出限,六六六、滴滴涕最低檢出濃度分別為1μg/kg和0.8μg/kg。
?
2.3 樣品檢測結果 2005年抽檢52份,2006年抽檢46份,2007年抽檢52份,具體檢測結果見表2。表2 2005~2007年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檢測結果
?
3 討論
?
檢測結果顯示2005年茶葉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殘留量分別為0.021~0.125mg/kg、0.000~0.012mg/kg;2006年為0.018~0.128mg/kg、0.000~0.010mg/kg;2007年為0.010~0.088mg/kg、0.000~0.012mg/kg。
目前我國茶葉衛生標準規定茶葉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為0.2mg/kg[1],從檢測結果可見信陽毛尖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已遠遠低于國家衛生標準值,所檢茶葉樣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無一超標。
?
該方法為國家標準方法[2],方法的關鍵在于樣品前處理一定要掌握好,否則得不到理想結果。
?
雖然信陽毛尖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已遠遠低于國家衛生標準限值,但由連續3年的測定數據可以看出其含量的變化很小,并無逐年降低的趨勢。因此,對茶葉中有機氯殘留量的監測不可掉以輕心。
?
【參考文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茶葉衛生標準 GB9679-88.
?
2 GB/T5009.19-2003,GB/T5009.57-2003.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