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無止境 一起騰沖”——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技術論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1月17-19日,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技術論壇在美麗的邊城云南騰沖召開,來自全國200多位牛津儀器用戶參加了本屆論壇。論壇主要圍繞牛津儀器X射線能譜儀、EBSD、3D技術以及原子力顯微鏡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在材料學、生命科學、地質地礦、半導體、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與廣大顯微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推動EDS、EBSD及電子顯微分析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技術論壇
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亞太區副總裁Jonathan BRYON先生
論壇伊始,來自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亞太區副總裁Jonathan BRYON先生首先為大家介紹了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的概況。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產品線包括EDS、EBSD、WDS、納米機械手等,一體化系統能夠為先進制造、汽車/航空航天、生命科學、地質礦物學、金屬合金材料等領域的客戶提供不同組合的解決方案。
例如AztecFeature是一款自動顆粒物分析系統,提供先進的全自動顆粒物分析平臺;AZtecMineral礦物分析軟件,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自動化礦物解離分析解決方案。它利用多功能的掃描電鏡進行礦物表征,并且為金屬回收以及礦物產率的表征提供重要數據。同時,它也是巖石相鑒定的重要工具,可以代替耗時的光學顯微鏡分析;AZtecSteel是一種自動化的鋼鐵夾雜物分析軟件包,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中的能譜分析(EDS),專用于鋼鐵夾雜物的分析和分類。
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產品詳情:https://ibook.antpedia.com/32/p/4580/0/
報告中,Jonathan BRYON表示今后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要與原子力顯微鏡部之間加強合作。目前牛津儀器原子力顯微鏡部產品線包括Cypher系列:分辨率高,可達視頻級的掃描速率;MFP-3D系列:性能穩定,具有豐富的操作模式和配件,適合不同實驗室預算;全新Jupitor XR系列大樣品原子力顯微鏡,可支持最大210mm直徑的晶圓樣品掃描。Jonathan BRYON表示今后兩個部門產品相互結合,能夠幫助用戶觀察樣品的表面形貌和在納米尺度的形態分析。
牛津儀器原子力顯微鏡產品詳情:https://ibook.antpedia.com/32/p/4581/0/
增強跨部門合作 實現1+1>2
針對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和原子力顯微鏡部合作方面,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亞太區副總裁Jonathan BRYON先生和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中國區經理李霄飛接受了采訪。采訪中Jonathan BRYON介紹到牛津儀器旗下一共有七個事業部,之前各個事業部之間相對獨立,但實際上在有些領域彼此應用及用戶重疊性較高,兩部門加強合作可以為用戶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因此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和原子力顯微鏡部目前正在開展跨事業部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從銷售—應用—售后的所有流程,兩個部門的市場活動也在逐漸融合。兩部門將進行信息共享,相互了解掌握對方的技術,給自己的用戶推薦對方的產品,用戶也可以一次性獲得更完整的表征系統及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三方共贏。
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中國區經理 李霄飛(左)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亞太區副總裁Jonathan BRYON(右)
當問及為什么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會選擇和原子力顯微鏡部門進行合作,李霄飛介紹到掃描電鏡和AFM有很多共同點,都能夠觀察到樣品表面形貌,因此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和原子力顯微鏡部的用戶群非常接近。SEM與能譜儀結合可以進行樣品的成分分析,而AFM技術強大的地方是在環境可控的條件下,研究界面的物理性質,例如機械力學性質、電學性質、磁學性質、熱力學性質等,以及進行各種原位化學反應。
目前牛津儀器AFM和能譜儀的操作軟件都基于相同的軟件界面,相互兼容。因此正在使用牛津儀器能譜儀的用戶也會熟悉牛津儀器AFM的操作平臺。今后牛津儀器也將基于兩個部門共同開發一些應用。例如在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方面,AFM可以觀察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反應,SEM可以在相同的區域下觀察樣品表面形貌、電化學發生反應前后的樣品成分變化等。
本屆牛津儀器納米分析論壇上,多位牛津儀器應用技術專家帶來了牛津儀器能譜儀、EBSD技術在金屬材料、生物化工、地質及礦物樣品以及新能源材料的最新應用。來自牛津儀器Asylum Research原子力顯微鏡部中國區經理劉方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原子力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的區別,以及原位動態的應用介紹。
牛津儀器Asylum Research原子力顯微鏡部中國區經理 劉方博士
EBSD技術迎來新時代
針對EBSD技術,采訪中李霄飛經理介紹到牛津儀器在十年前便開始推廣EBSD技術,那時候只有30%的用戶能用得起來,主要原因是用戶對樣品制備的投入不夠,局限了EBSD的使用;同時EBSD對使用者的要求也較高,那時只有清華、重慶大學、北科大的幾位老師能夠用好。但近幾年隨著高校科研、企業研發用戶對樣品制備重視程度的提高,EBSD技術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同時牛津儀器的應用科學家也都掌握樣品制備的技巧,可以指導用戶在設備、工藝和耗材方面如何進行選擇和使用。此外在軟件方面,原來的EBSD軟件用戶如間隔1個月就不知道如何使用了,而牛津儀器EBSD軟件界面友好智能,不常使用儀器的用戶也能夠輕松掌握。
據介紹,2017年牛津儀器全面更新了EBSD產品線,上一代產品基于CCD檢測器,目前產品線全面升級到CMOS技術,這也拉大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當問及CMOS技術的優勢時,李霄飛指出目前牛津儀器 Symmetry EBSD探測器使用CMOS技術,實時標定速度高達3000點/秒,同時還可達到百萬像素的高分辨率,是魚與熊掌兼得的典范。同時今年牛津儀器剛推出新型AZtecICE EBSD數據后處理軟件。AZtecICE為滿足所有EBSD用戶的需求而設計,專為高速處理優化,取向計算采用四元數(相比矩陣更快),即使處理的數據高達6400萬數據點,幾秒鐘即可完成計算。
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目前在中國擁有五位經驗豐富的應用科學家,能夠在金屬材料、地質地礦、硅酸鹽以及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對于生命科學領域的用戶,能譜儀和EBSD技術相對比較新,牛津儀器英國專門聘請一位生物學博士作為產品經理,上周剛來到中國拜訪用戶,傾聽用戶的聲音,并給牛津中國團隊做生物領域應用培訓,目的也是帶領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在生命科學領域開辟新的道路。
關注細分市場 挖掘更多用戶
目前牛津儀器能譜儀、EBSD和AFM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當問及今后市場發展戰略時,Jonathan BRYON表示牛津儀器今后將逐步滲透到更多領域的細分市場,通過Seminar、Workshop、論壇等多種形式尋找更多的用戶,讓更多領域的老師了解牛津儀器的產品。同時加大對中國牛津儀器團隊的培訓,真正了解用戶的需求并解決問題。
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論壇還邀請到多位著名專家帶來豐富的顯微學發展前沿的報告。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龔明教授報告為《透射電鏡下能譜分析技術》、上海大學 顧輝教授報告為《可控電子束探測固態電解質中離子電導率行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方艷工程師報告為《能譜分析與琥珀研究》、西北工業大學陳忠偉教授報告為《航空材料EBSD技術》,首鋼技術研究院孟楊主任報告為《能譜、EBSD技術的標準化方法和應用》。
論壇間隙,上海大學顧輝教授和中國科技大學龔明教授接受了采訪,兩位專家均對牛津儀器納米分析部的產品技術和售后服務給予了極高的認可。
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
龔明教授介紹到,牛津儀器在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能譜儀已占據70-80%的市場份額,成功的關鍵原因就是把用戶需求始終放在第一位。龔教授表示實驗中會遇到一些疑難樣品,實驗室現有的表征技術無法實現理想的分析結果,牛津儀器會在國內或英國尋找解決方案,一同與客戶嘗試新的方法并最終得到優異的分析數據。
顧輝教授表示牛津儀器在上海展示中心每月都會組織培訓,他的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這也在國內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牛津儀器的用戶,帶動更多用戶一起推動我國表征分析技術的發展。
其次在產品方面,牛津儀器關注軟件的開發。顧輝教授介紹牛津儀器剛進入中國時推出INCA軟件,現在Aztec系列軟件已經完全超越INCA軟件至少5年的時間。此外牛津儀器在能譜儀和EBSD這兩個產品技術上都很強,這也是牛津儀器在市場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顧教授最后表示希望牛津儀器今后更加關注前沿技術,將科研服務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能夠與用戶一起合作開發更多適合前沿研究的應用,相互合作實現雙贏。
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論壇集體合影
論壇期間,牛津儀器中國區總經理張鵬介紹到,現代科技發展的方向不斷走向微觀結構,走向納米技術。牛津儀器整個集團的發展方向亦是如此,檢測物質的尺度從μm到nm,公司的收購、重組計劃都是圍繞納米技術作為核心。張鵬強調牛津儀器未來發展方向不會走向通用儀器,將始終關注高精尖的細分領域市場,正如今天2019牛津儀器納米分析論壇的主題“進無止境 一起騰沖”一樣,牛津儀器希望一同與用戶不斷探索微觀世界,與用戶的科研大業一同蒸蒸日上,一飛沖天。
-
產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