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樹脂質量對加工制品性能的影響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 ,塑料型材特別是PVC塑料管材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越來越多百姓的認可和好評。PVC樹脂的質量對于加工制品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現介紹下PVC樹脂產品質量的控制指標有:
1、粘數
粘數是反映樹脂平均分子量的大小, 是確定樹脂型號的主要特征。 粘數不同, 樹脂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 隨著PVC樹脂聚合度的增加, 拉伸強度、 沖擊強度、 斷裂強度、 斷裂伸長率等力學性能提高,屈服強度降低。經研究結果表明隨著聚氯乙烯樹脂聚合度的增加,樹脂的基本性能變好 , 而加工性能和流變行為變差。由此可見PVC樹脂的分子量分布對塑料加工及制品性能有著密切的關系。
2、雜質粒子數 ( 黑黃點 )
雜質粒子是PVC樹脂重要指標之一。影響該指標的主要因素一是聚合釜涂壁殘余物沖洗不干凈和原料帶在雜質, 二是機械磨損混人雜質以及操作不當帶入雜質; 在塑料加工過程中,如果雜質粒子偏多, 會給生產、 制品性能及消耗帶來不利影響。 比如在型材加工成型中, 雜質粒子多 , 會在型材表面出現斑點, 嚴重影響外觀質量 ,另外 , 由于雜質粒子不塑化或雖然塑化但強度低,降低制品的機械力學性能。
3、揮發物 ( 包括水 )
該指標是反映樹脂在一定的溫度下受熱后重量的損失。 揮發物含量太低 , 易產生靜電, 不利于加工成型時喂料操作; 揮發物含量太高, 樹脂易結塊、 流動性差, 且在成型加工中易產生氣泡 , 對產品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4 、表觀密度
表觀密度是基本上未被壓縮情況下單位PVC樹脂粉體體積的重量。它與樹脂的顆粒形態、 平均粒徑及粒徑分布有關。表觀密度小, 體積大, 吸收增塑劑快, 加工容易, 反之則相反。PVC樹脂對于硬制品的生產,分子量要求不高, 加工過程一般不加增塑劑 , 因此對樹脂顆粒的孔隙率要求低一些 , 但對樹脂的干流性有要求 , 因此樹脂的表觀密度相應高些。
5、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
增塑劑吸收量反映了樹脂顆粒內部的孔隙程度,吸油率高 , 孔隙率大, 樹脂吸收增塑劑快, 加工性能好。對于擠出成型( 比如型材) , 雖然對樹脂的孔隙率要求并不太高, 但顆粒內孔隙對加工時添加助劑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推動助劑作用的發揮。
6 、白度
白度反映了樹脂的外觀色澤 、 樹脂熱穩定性不好或留時間過長產生降解, 白度明顯下降。白度的高低對樹及制品的耐老化有著重要影響。
7、殘留氯乙烯含量
V C M殘留是樹脂中所吸附或溶解的部分未參與聚乙烯單體,其吸附量因樹脂的型號有所差異。在實際V C M殘留因素主要有汽提塔塔頂溫度過低,塔壓差過料過高, 樹脂顆粒形態不好等都會影響 V C M殘留脫析是衡量樹脂衛生等級的指標。 對于特殊的制品, 如醫用藥劑用錫箔硬透明片包裝袋等 ,樹脂的殘留 V C M含量生標準( 小于5 p p m) 。
8、熱穩定性
單體中含水量過高,會產生酸性 ,腐蝕設備 , 形成鐵聚合體系并最終影響產品的熱穩定性,單體中若存在氯化氫或游離氯, 對聚合反應會產生不良影響。 氯化氫易在水中形成降低聚合體系p H值,影響聚合體系的穩定性及產品另外單體中乙炔含量過高,在乙醛及鐵的協同作用下P V C的熱穩定性, 影響制品加工性能。
9、篩余物
是反映樹脂顆粒大小不均勻的程度 ,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聚合配方中分散劑的用量及攪拌效果 ,樹脂顆粒太粗或太細都影響樹脂的等級, 對產品的后續加工也會帶來影響。
1 0、“ 魚眼”
“ 魚眼” 又稱晶點, 指在通常熱塑化加工條件下沒有塑化的透明的樹脂顆粒。 在實際生產中影響“ 魚眼” 的主要因素有單體中高沸物含量大時,在聚合過程中對顆粒內聚合物起溶解作用而降低孔隙率, 顆粒變硬, 塑化加工時易成為暫時的“ 魚眼” , 引發劑在單體油滴中分布不均勻。傳熱不均勻的聚合體系中形成分子量不均的樹脂,或投料時釜內不干凈,有殘留樹脂或粘釜料較多等均會造成 “ 魚眼” 。“ 魚眼” 的形成直接影響PVC產品的質量 , 在后續加工中會影響制品表面的美觀性,而且還會大大降低制品的拉伸強度 、 伸長率等機械性能, 易導致塑料膜或片的穿孔 , 尤其是電纜制品, 會影響其電絕緣性。是樹脂生產和塑化加工中較為重視的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 , 可以看出PVC產品質量對下游制品質量所產生的影響,因此 我們要在PVC生產過程中嚴格把好質量關,以適應市場需求。因為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只有PVC質量過關了,企業才能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