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財政部廢止多部PPP文件,參與企業該如何應對這一變故?
據悉,財政部近期發布通知,廢止了部分此前出臺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文件。被廢止的文件目錄包含從2015年到2022年發布的11份文件。被廢止的文件如下圖:
這一舉措在最初引起了眾多猜測和恐慌。但經過進一步的了解,發現廢除這些文件的目的是為了落實PPP新機制相關工作要求。
新機制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實施近十年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公共服務、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年1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共四個部分18條,從準確把握新機制的總體要求、規范推進建設實施、切實加強運營監管、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等方面,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作了系統規范,確保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陽光運行。一是準確把握新機制的總體要求。明確新機制聚焦使用者付費項目,全部采取特許經營模式,合理把握重點領域,優先選擇民營企業參與,明確管理責任分工,穩妥推進新機制實施。二是規范推進建設實施。嚴格審核特許經營方案,公平選擇特許經營者,規范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嚴格履行投資管理程序,做好項目建設實施管理。三是切實加強運營監管。定期開展項目運營評價,規范開展特許經營協議變更和項目移交等工作,建立常態化信息披露機制,懲戒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四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強組織實施,做好要素保障和融資支持,支持創新項目實施方式。
該《指導意見》建立了PPP新機制,最重要的一點是明確了管理責任的分工。
指導意見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做好特許經營模式推進工作,切實加強政策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規范推進本級政府事權范圍內的特許經營項目。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依法依規授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事業單位等,作為特許經營項目實施機構(以下簡稱項目實施機構),負責特許經營方案編制、特許經營者選擇、特許經營協議簽訂、項目實施監管、合作期滿移交接收等工作。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嚴格把關項目特許經營方案等有關內容,依法依規履行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職責。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嚴肅財經紀律。”
財政部廢止多部PPP文件,是否會對企業造成影響?
據互聯網獲悉,財政部廢止相關PPP文件后,PPP新機制相關政策會更加明確。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被廢止后,具體PPP信息交由各個省來負責管理,每個省管理方式可能會有些不一樣,但會管好PPP存量項目。而其他廢止涉及的PPP專家庫、咨詢機構庫、示范項目管理的文件,基本沒啥影響。
-
政策法規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