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啟動|四大重點實驗室公布開放基金課題申報指南
1、2024年度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申請通知(2024年3月15號截止)
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依托單位是南京大學,實驗室于1995年10月通過科技部驗收,是全國第一個從事金屬礦產資源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新時期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戰略,瞄準前沿科技問題,以我國關鍵礦產成礦區帶為基地,圍繞國家科學技術總體規劃資源與環境科學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以需求為導向的有組織科學研究,為我國關鍵礦產資源形成機制、分布規律和驅動機制的研究提供新知識、新理論,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關鍵礦產成礦機制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理論創新,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內外合作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作用,吸引海內外人才來實驗室工作或利用實驗室的條件開展高層次、高水平的基礎研究,取得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實驗室特設立開放研究基金。
一、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與開放基金支持方向
1.?深時地球重大事件與物質演化
運用大數據、高精度元素和同位素分析、超算和數值模擬等前沿引領技術手段開展深時地球研究,精準刻畫地質歷史中多次重大地質事件與關鍵礦產形成的耦合關系,為深時地球重大事件、物質演化、生態-環境演變、和關鍵金屬成礦動力學帶來變革性認識。
2.?關鍵礦產物質循環動力學
以重要成礦帶的基底組成與成巖成礦的構造背景為重點,研究成礦帶大地構造格架、地殼結構、大陸物質組成及其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演變特征,對比重要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和戰略礦產循環驅動力;拓展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產有關的“地球關鍵帶”過程與機理的基礎理論、方法學和應用,觀測礦物-水界面反應,闡明物質釋放-遷移-轉化的循環過程中控制機理。
3.?關鍵礦產成礦機制
研究成礦帶巖石圈演化的巖漿過程,探討巖石圈演化過程中的深部地幔過程、殼幔相互作用、大陸地殼再造等關鍵科學問題及其與戰略性礦產成礦作用的關系。以礦床地質、成礦物源、成礦物理-化學條件等精細研究為特色,以我國緊缺和特色優勢關鍵金屬等戰略性礦產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成礦元素超常規富集機制、成礦流體性質和成礦時代等關鍵問題的研究。
4.?關鍵礦產開發利用新理論新技術
開發勘查技術新手段,開發多要素探測儀器,開展新的數據處理方法研究。進行高效綠色選冶新技術研究,尤其對中重稀土金屬、白(黑)鎢礦、極低品位鉭鈮、鹵水鋰、云母鋰等關鍵金屬資源進行綠色提取、清潔分離、礦山生態環境建設、關鍵金屬元素應用和產業化。
二、開放基金申請辦法
1. 實驗室誠邀海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圍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申請課題,來本室開展合作研究,本室將按照“公平公正、擇優支持”的原則,采取自由申請、實驗室組織評審的程序遴選開放基金課題。
2. 2024年度,實驗室擬根據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設立10項左右的開放基金課題,平均資助額度約10萬元。研究期限一般為2年,項目執行期為2024.3.20- 2025.12.31。
3. 2024年度,實驗室擬根據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面向海外優秀學者設立5項左右的開放基金課題,平均資助額度約10萬元。研究期限一般為2年(2024.3.20- 2025.12.31),或根據實際情況在兩年的范圍內進行設計。非教授、副教授或其他tenure職稱申請者需提供2名教授的推薦信。
4. 歡迎海內外學者自帶課題利用本實驗室儀器設備開展客座研究,實驗室將提供必要的研究條件和技術服務。
5.申請書經所在單位同意簽字蓋章(適用于國內申請者)后,于2024年3月15日前一式2份寄至實驗室,并將電子版發郵件至Email:liuning0807@nju.edu.cn(劉寧)。
6. 聯系方式:
郵寄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朱共山樓 劉寧 收 電話 15850656917,郵編:210023
2、關于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4年開放基金的申報通知(2024年3月15日截止)
一、資助對象
1、國內外符合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希望利用本實驗室的科研條件進行研究的項目,均可申請本基金。開放基金鼓勵申請人與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開展合作研究。
2、申請者根據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自由選題,按照《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填寫申請書。實驗室開放基金將優先資助立論清晰、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具有創新性和科學意義的研究課題。
3、申請者必須同本實驗室科研團隊開展合作研究,在申請書中須有明確的合作研究計劃。
4、副高級職稱以上或者具有博士學位者,具有一定研究工作基礎,對課題內容有興趣者均可提出申請。尚無高級技術職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請時, 需有兩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同行科技人員的推薦。在讀研究生及在站博士后人員的申請通常不予受理。
二、資助方式
項目資助周期為二年,實行課題單獨核算。項目經費主要用于實驗材料費、測試費以及相關的差旅費等。對于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人員將給予滾動支持。
三、申請程序
本實驗室的開放基金課題將在青海大學主頁(www.qhu.edu.cn)及國家重點實驗室主頁(http://gz.qhu.edu.cn/kfkt/index.htm)上公布,申請人可及時上網瀏覽相關信息。凡申請本開放基金項目者須填寫《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將填寫好的申請書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提交相關材料,待獲批后再提交簽字蓋章的紙質版。
申請項目的評審經學術委員會評議,并由實驗室主任審核批準后才能納入資助計劃。審批通過后將通知申請人,須在1個月內確定研究任務,簽訂課題任務書,開展相應科研工作。
四、資助研究方向
(一)高寒區水文與水資源利用
針對青藏高原面臨水資源變化與安全風險問題,開展水循環演變與水資源安全保護、生態系統演變及其環境效應、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功能與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預測典型流域水循環演變趨勢,提出水資源安全保護應對策略。重點資助領域:
1、云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資源總儲量與通量變化;
2、大氣-陸面-土壤一體化水、碳、氮循環模擬;
3、水資源承載能力及水環境、水生生物安全;
4、水資源高效利用及優化配置;
5、高寒區環境變化與水適應對策。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修復
針對青藏高原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退化生態系統近自然修復的科技需求,開展高原生物多樣性監測、價值及保護評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響應與適應、極端環境物種適應及多樣性維持機制、生態系統退化機制及近自然修復,構建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模式,實現區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點支持領域:
1、物種及其數量、植被分布格局和變化;
2、物種對極端環境分子適應及多樣性維持機制;
3、生物資源高值及可持續利用;
4、退化生態系統的近自然修復。
(三)種質資源創新及高原農牧業新品種培育
圍繞區域特色農牧業提質增效所面臨的瓶頸,開展野生資源和鄉土品種等種質的表現型-基因型的精準鑒定和系統評價,揭示野生和鄉土品種對高原環境適應的分子機制,選育可供生產直接利用的材料,創制新種質、新品種,推進高原特色農牧產品產業化,重點支持領域:
1、物種對極端環境適應的遺傳基礎;
2、抗逆性狀利用及種質資源創新;
3、基于大數據新一代智能育種;
4、高原特色農牧業產品功能驗證及產業化。
(四)高原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
以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和綠色發展為目標,結合青藏高原自然生態過程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特點,建立生態系統空導遙一體化監測體系,開展可持續和適應性管理研究,構建數字青藏高原及智慧管理系統,實現高原綠色可持續發展,重點支持領域:
1、星-空-地一體化資源監測及數據融合;
2、生態承載力、質量變化與風險預警;
3、食草野生動物與家畜平衡途徑;
4、農牧耦合綠色發展技術體系及模式;
5、基于大數據的區域可持續發展智慧管理。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壽德??
通訊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寧大路251號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
郵編:810016
電話:0971-5366433
電子信箱:qhsklpe@163.com
六、申報時間
2024年度項目申請截止受理日期為2024年3月15日。
3、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及全流程管理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報通知(2024年3月15日截止)
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及全流程管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2021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由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牽頭,北京仁和匯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建。現實驗室設立第一期開放課題研究基金(簡稱開放基金),為從事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及相關方向的從業者、研究人員提供研究課題經費,支持數字出版、出版融合等相關理論、方法、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一、宗旨
充分發揮實驗室在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和傳播、出版融合等研究領域的平臺優勢和引領作用,鼓勵更多的出版從業者、研究者開展科技期刊技術應用方面的創新研究,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協同。
二、選題方向
科技期刊數字出版系統與平臺建設及應用; 科技期刊數字出版服務能力建設與應用; 科技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科技期刊數字出版與傳播新技術研究與應用; 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傳播的規范與標準; 人工智能技術、大模型及算法等在科技期刊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開放科學和數字經濟視域下的科技期刊出版研究; 國際科技期刊出版平臺研究; 國際化建設與中國科技期刊走出去; 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期刊科研誠信與學術不端治理; 其他符合本實驗室研究方向的課題。
4、湖州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24課題申報通知(3.30截止)
1.凡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及以上技術職稱(含副高職稱)的國內上述專業科技工作者(不包括本實驗室專職研究人員)均可作為第一申請人提出申請。
2.申請人應在相關領域有相當的技術積累,且有穩定的科研隊伍支持項目執行。
3.申請項目應具有創新的學術思想,解決的科學問題要明確,研究路線或技術方案可行,研究重點突出,考核目標明確。
4.目前已經承擔了實驗室開放課題并且未通過驗收的課題負責人不在本次申報范圍。
1.慢性肝病的精準診斷和干預策略研究
2.結核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策略研究
3.發熱癥候群病原診斷新技術和生物標志物的開發和轉化應用
4.感染性疾病的其它精準診斷和治療
1.申請人按申請書規定的格式,認真、如實填寫《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2023版)》。申請人所在單位或學術主管部門應簽署意見,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2.所有申請均須報送電子版申請書1份,電子版申請書發送至郵箱:待項目獲批后紙質版申請書2份寄至實驗室。
3.評審將按照“依靠專家、發揚民主、公平公正、擇優支持”的原則,由實驗室組織專家對申請者提交的申請書進行評審,確定資助項目和金額,并通知獲得資助的申請人。
4.項目評審通過之后,項目責任人應全面負責項目的實施。如果項目不能如期完成或負責人發生出國/調離,無法按計劃實施項目,實驗室有權中止經費支持。
5.課題考核指標:(1)學術論文1篇;(2)結題報告1份。
6.由本實驗室資助的開放課題所發表的論文、論著、研究報告、資料、鑒定證書以及申報成果時,研究成果及知識產權為本實驗室和研究者所在單位共有,發表的相應論文或各種技術文件應署名“湖州市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湖州市中心醫院)”,相應的英文為“Huzhou Key Laboratory of 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Huzhou 313000, China”,同時注明“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冠名重點實驗室的論文作者,必須為課題申請人,并且要求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7.本年度開放課題的申請起始日期為2024年1月1日,截止日期為2024年3月30日。本年度通知立項的通知一般為2023年8月30日之前。
附件:湖州市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研究與轉化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模板
下載地址:http://www.hzhospital.com/news/details/4/131/6829
-
實驗室動態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