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放寬,湖北允許CT用于新冠肺炎臨床診斷
在眾多影像學醫生的呼吁下,國家衛健委更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 CT 影像學結果納入新型肺炎疑似病例的臨床診斷標準,暫限湖北。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發朋友圈說,病毒核酸檢測存在假陰性的可能,而 CT檢查方便、快捷、直觀,在基層醫院易于普及,鑒于當下的疫情形勢,應該“寧錯勿漏”。
他呼吁,應在原有的檢測試劑的基礎上,以 CT 影像作為主要檢測依據,對無癥狀或核酸檢測陰性但 CT 影像陽性的人予以隔離,以防造成家庭聚集感染。
事實上,2003 年 SARS 期間,醫療機構就使用 CT 影像學結果確診病例。
隨著確診標準的放低,以及核算檢測盒產能、醫療機構檢測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整個湖北的新增確診病例仍會維持高位,醫療資源緊缺仍然是個問題。
根據《財新》的報道,目前仍有很多確診和疑似患者未住進指定醫院。
對此,武漢啟用了類似“野戰醫院”的醫療模式,即方艙醫院,征用體育館、會場等大型場所,集中放置治療床位,收治病人。目前首個方艙醫院已經于 2 月 5 日啟用,床位數 1600 張。
截至 5 日 24 時,全國新增 3694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前值 3887 例),累計 28018 例;新增疑似病例 5328 例(前值 3971 例),累計 24702 例。
推薦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