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鏡:在徠卡生物顯微鏡中物鏡是決定顯微鏡像的質量、分辨力和放大倍數的zui關鍵部件。一般由幾片不同球面半徑的凸凹透鏡按嚴格尺寸組臺而成,放大倍數愈高、矯正程度愈高的物鏡其構造愈復雜。在物鏡簡壁常注有主要性能指標——放大倍數、鏡口率、機械筒長(鏡簡長)和所要求蓋玻片的厚度。此外有的還標出矯正像差和色差...
各種物鏡具有不同的光學性能,現在一AE光學顯微鏡的物鏡筒壁上都標刻著物鏡的各種性能參數。我們以圖3.I中所示的兩個物鏡為例,做一簡要說明。170;表示聽適用的顯微鏡機械筒長,即從物筋的肩部到目鏡上線的距離為170mm。0.17:表示物鏡所要求的蓋玻片厚度為0.17mm。PLAPO;表示物鏡的矯正程度...
消色差物鏡對球差的校正限于黃綠光范圍內,對色差只校正紅、綠光,用消色差物鏡時仍有殘余色差,像域彎曲仍然存在。與消色差物鏡比,平場物鏡使像域彎曲得到很好的校正。zui好的物鏡就是平場復消色差的!其實用平場跟消色差物鏡的差別就是,用平場物鏡時圖像邊緣會清楚一些...
生物顯微鏡物鏡的消像散更為重要。由于像散的存在,不僅不能得到清晰的圖像,而且在高放大倍數的圖像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細節假象。消像散的有效方法是在樣品支持膜上找到一個小孔,先將物鏡調于小量過焦狀態,再調節消像散器使膜孔周圍出現的黑邊達到處處寬度均勻。zui后再將物鏡調回至正聚焦。從事高分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3-01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