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爱视频免费,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在线中文资源,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IPO過會一年半主動撤回,景杰生物應收賬款存疑

2024.10.17

  又一家醫藥企業主動撤回IPO。

  9月11日,創業板申報公司景杰生物向交易所遞交了撤單申請,終止IPO進程。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月,景杰生物就已成功過會,但之后一直未提交注冊,IPO進程陷入停滯,直到在近1年9個月后宣告此度闖關失敗。

  景杰生物撤回IPO已經并非個例。根據深滬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約30家生物醫藥領域相關企業IPO終止,其中不乏已“過會”企業。

  對于絕大部分企業而言,能夠過會,IPO進程也就成功了一半,甚至是一大半。而上述這些企業闖關失敗,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內因。一邊是IPO審核趨嚴的趨勢使得這些企業在多輪問詢中不達標而被“勸退”;另一邊又因為業績下滑導致折戟。

  從景杰生物自身問題看,由于經營現狀的改變,特別是存疑的應收賬款,公司應該是自知無法通過后續的審核,因此長時間未有進一步的動作。而在過會后的一年半中,公司管理團隊發生了重大變更,這或許也是遲遲未對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的問題進行回復的原因。

  01

  被業績“勸退”

  景杰生物在2022年6月的IPO申請被受理,并在7月接受了問詢,但在2023年1月的上會后,公司未能及時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申請,最終撤回了IPO申請。

  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景杰生物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這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

  在上市委會議中,公司被要求解釋其高毛利率的原因,并說明其合理性及未來趨勢。景杰生物解釋稱,其所處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領域是新興技術領域,行業壁壘高,市場參與者較少,因此毛利率相對較高。此外,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的上升也與客戶主體高校院校解除場所限制,業務順利開展有關。

  然而,景杰生物在招股書中引用同行數據時出現了錯誤,將“主營業務毛利率”與“綜合毛利率”混淆,這可能是其毛利率異常高的原因之一,這也反映出公司信披的質量有待提高。

  盡管毛利率問題引起了關注,但這并非景杰生物終止IPO的主要原因。業績問題才是關鍵。景杰生物的主要業績貢獻來自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和抗體試劑,但報告期內,這兩個領域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

  從2019年-2022年上半年,景杰生物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均有所增長,但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與前幾年相比并不理想。同時,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也在逐年下降,從2019年的94.42%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9.01%。

  此前景杰生物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決定將未來的業績增長押注在抗體試劑產品上,尤其在2020年加大了對抗體試劑產品的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力度。

  但盡管如此,人抗體試劑產品即使“連賣帶送”,產銷率依舊不足20%。

  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公司抗體試劑產品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66.52萬元、1040.18萬元、4966.32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9%、6.78%、22.47%。而銷售單價分別為25.87元/μl、23.98元/μl和21.37元/μl,逐年下降。同時,人抗體試劑產品產銷率分別為20.02%、29.03%、14.74%,2021年則首次跌破20%。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才共同導致了景杰生物最終決定撤回其IPO申請。

  02

  可疑的應收賬款

  與此同時,景杰生物的應收賬款問題,也被監管層提及。

  在公司2023年9月28日披露的“發行人及保薦機構關于審核中心意見落實漢德回復意見”中可以看到,應收賬款回收風險被專門羅列。

  據景杰生物披露的招股書,公司應收賬款增速較快,2019-2023年上半年,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591.6萬元、4459.22萬元、7900.3萬元、15782.46萬元和18344.0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2.58%、26.98%、32.76%、62.46%、164.15%。

  盡管景杰生物解釋為,公司業務存在一定季節性,上半年營業收入占全年比重相對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應收賬款規模不斷增大是不爭的趨勢事實。

  而且,最引人關注的,景杰生物收入確認與應收賬款存在不匹配異常。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從1.16億元逐年增長至2.21億元,而應收賬款卻從1.16億元飆升至1.78億元,尤其在2022年上半年,應收賬款的增速遠超收入的增速。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急劇下降(從10.85次降至1.07次)表明,公司賬款回收的效率大幅降低。

  這種現象值得警惕,是否是公司通過寬松的信貸政策或虛增業務量來制造收入的假象?企業收入的增長顯然沒有反映在實際現金流的改善上,反而呈現出財務數據中潛在的造假可能。

  這不免令人懷疑,公司在引入“景杰生信云平臺”后,收入確認流程變得更加自動化,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財務操作的空間。

  03

  史上最簡陋的高管團隊

  除了令人生疑的財務指標外,公司的管理隱憂也隨之暴露。那就是,景杰生物的高管團隊僅由兩人組成——一位總經理和一個董秘。

1729151238241.jpg

  《公司法》明確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為5人至19人,監事會成員不得少于3人,但唯獨對高管人數沒有作出規定。不過在過去的擬IPO企業中,高管團隊的人數與組成可謂五花八門,有的企業多則十余位,少則也有三、四位的。

  但景杰生物如此簡陋的高管團隊,可謂是史上罕有的存在。

  事實上,在景杰生物決定啟動IPO時,也曾一度為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組建過完備的高管團隊。

  2020年12月23日,景杰生物完成股份制改制并將目標指向IPO上市后,以上市合規為前提,在其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會議上,任命了4位高級管理人員組成了高管團隊。

  除了現在仍在職的總經理程仲毅和財務總監謝俊外,還有兩位副總經理——欒巍與潘紅陽。

  2020年12月25日,自然人楊利所被景杰生物正式聘任為董秘。由此,景杰生物5人組的高管團隊正式成型。但僅僅任職景杰生物董秘三個月后,楊利所便突然蹊蹺地辭任而去。在楊利所離職后,董秘一職便由謝俊兼任,一直至今。

  而在IPO申報前夕,多位高管更是突發離職。2022年初,在遞交IPO申請的關鍵時期,欒巍與潘紅陽兩位副總經理先后向景杰生物遞交了辭呈。在經過一系列人事變動后,原本在IPO報告初期的2020年初,多達5人的高管團隊,最終僅剩余兩人。

  在IPO審核趨嚴的背景下,如今,過會并不像過去那樣代表著“高枕無憂”,注冊環節存在一定門檻,企業時刻要將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作為工作重心,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本原則不容挑戰。

  也正是如此,在空檔的一年半中,景杰生物或許也自知按照目前的情況無法滿足后續的注冊條件,最終不得不終止IPO。


推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