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作為機床裝備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了涵蓋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全周期的閉環管理框架。特別針對中小型機床企業普遍存在的預算管理粗放問題,提供了可操作性強的實施路徑。
編制方法 | 適用場景 | 優勢 | 風險提示 |
---|---|---|---|
固定預算 | 業務穩定的常規項目 | 編制簡便 | 適應性差 |
彈性預算 | 波動較大的成本費用 | 動態調整 | 測算復雜 |
零基預算 | 新項目/重大改革 | 資源優化 | 工作量巨大 |
典型風險:業務部門參與不足導致預算脫離實際
控制措施:建立跨部門預算小組,采用"兩上兩下"編制程序
典型風險:資金支付超預算
控制措施:實施三級審批制度,重大支付需總經理辦公會決議
隨著工業4.0發展,建議企業逐步構建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與ERP、MES系統的數據互通,提升預算編制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請注意,本內容不等同于標準原文,內容僅供參考,本站不保證內容的正確性。準確、完整的信息請參閱正式版文本。
對于面向市場競爭,企業經營風險無處不在。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國資委、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于2008年5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于2010年4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18項,基本涵蓋了企業資金流、實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項業務和事項,構建了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系列文件是針對上市公...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4-15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