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能源產量以及政策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人類活動給水資源帶來的壓力,制定出有利于經濟繁榮和水資源系統發展的政策和管理模式。 ...
培訓以中國科學家在水資源和水環境方面已積累的科學知識為出發點,通過理論學習、實驗室參觀和培訓、野外考察、典型案例的授課和訪談交流等方式,使“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青年學者掌握水資源、水環境、海綿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優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科學問題,共同探索“一帶一路”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干旱地區的水文與水資源對促進干旱地區的發展尤其關鍵。目前,在人類干預和氣候變化背景下,關于干旱區水資源對農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系統管理的響應特征尚缺乏共識,未來植被動態和陸地水儲量響應的轉變仍存在知識空白,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干旱地區農林業和畜牧業的管理面臨挑戰。...
“干旱指數為植物的潛在生長提供了水分有效性的度量,使用干旱指數可以進行空間和時間的對比,并為衡量和預測氣候變化影響提供重要的基線值。”昆明植物研究所羅伯特·J·薩默博士解釋,干旱指數反映了陸地表面和大氣之間能量和水的交換,其變化可為灌溉和作物管理、預測干旱和洪水模式等提供數據支持,對農業生產和水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