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維度 | 傳統方法 | GB/T39775要求 | 創新點 |
---|---|---|---|
評價范圍 | 單一能耗指標考核 | 管理體系+績效參數雙維度 | 系統化評價框架 |
數據采集 | 人工記錄為主 | 符合GB17167的計量體系 | 全流程數據追溯 |
改進機制 | 結果導向 | PDCA循環改進 | 持續優化路徑 |
最高管理者需建立包含12項核心職責的決策機制,重點包括:
某鋼鐵企業應用案例:通過建立五級能源績效參數體系(公司-分廠-車間-工序-設備),結合能源計量系統數據,實現:
階段 | 關鍵動作 | 時間節點 |
---|---|---|
準備期 | 完成能源評審與基準確定 | 1-2個月 |
實施期 | 建立三級文件體系(手冊/程序/記錄) | 3-6個月 |
優化期 | 運行內部審核機制,年改進措施≥5項 | 持續進行 |
本標準與ISO50001:2018保持協調,未來將加強:
請注意,本內容不等同于標準原文,內容僅供參考,本站不保證內容的正確性。準確、完整的信息請參閱正式版文本。
本標準規定了能源管理績效評價的基本要求、能源管理成熟度評價和能源績效評價的相關內容。本標準適用于評價依據GB/T23331 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的用能單位的能源管理工作成效。其他用能單位可參考使用。
為了保護土壤環境,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以下簡稱《土壤導則》)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 《土壤導則》首次發布,應該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1 哪些行業需要做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處置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中的通用技術和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及企業自建的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可宏觀指導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及設施運行管理等行為。 本標準為...
? 2019年7月1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正式實施(以下簡稱《土壤導則》)。本文對該導則的背景與意義、制定思路、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并對土壤現狀調查與監測中的土壤樣品制備規范進行重點拓展。背景與意義? 土壤與空氣、地表水、地下水、生態等環境要素緊密相關,自身條件非常復雜,而...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2893 安全色 ;GB/T10001...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5-03 22:32